小四生製紙 化腐朽為神奇
更新日期:2009/06/17 03:07 盧金足/台中報導
茶葉渣、甘蔗渣及椰子殼,平常都被當成廢棄物,但明道普霖斯頓雙語小學四年級學生化腐朽為神奇,學古代造紙的發明家蔡倫,將這些素材用果汁機打碎,做成咖啡杯隔熱紙蓋、吸水吸油紙,以不花一毛錢的生活智慧王,在台中市科展中「叫我第一名」。
生活中處處是驚奇!明道普霖斯頓雙語小學的學生,和父親到新社山區玩,看到山谷棄置的椰子殼覺得很可惜,拿回學校和自然科老師許森裕討論,椰子殼有纖維,能不能做成紙?
環保紙 茶葉甘蔗椰殼當素材
同學們以一年時間測試各種素材,但因為台灣天氣溼熱,甘蔗和茶葉渣還發霉,後來先將這些「渣渣」晒乾,以便長期保存,再用果汁機打碎後,以絹框造紙。但一開始研究,利用純的椰子殼漿、茶渣漿、甘蔗渣漿等原汁製作,發現根本無法成型,椰子殼纖維太粗,甘蔗渣纖維太短,甚至一遇到水就溶化,後來再添加回收紙打成紙漿,分別和椰子殼、甘蔗渣、茶葉渣混合,終於成功的做出純天然的環保紙張。
這支勇奪科展的冠軍隊伍,共有六名小小科學家,學生鄭元皓說,加入回收紙後的椰殼造紙,因為纖維很多具有保溫效果,所以他們試驗做成咖啡杯的隔熱紙蓋,而甘蔗渣做成的紙,雖然遇水就溶化,吸油力卻很強,拿來廚房當吸油紙,變成媽媽的好幫手。
六名生活智慧王 科展奪冠軍
愛護地球就要有環保行動,年紀才十歲的小學生,落實在生活中做環保,利用椰子殼做成資源回收的日常用品,在台中市國中小學科學競賽的「生活與應用科學組」,打敗其他參賽的四十一支隊伍獲得冠軍。
評審還稱讚成品經實驗證明,隔熱、吸水、吸油效果不輸市面上同類型商品,既實用又環保,今年他們將代表台中市,參加全國科展比賽。